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http://hunan.ifeng.com/a/20170626/5773085_0.shtml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http://hunan.ifeng.com/a/20170626/5773085_0.shtml
暴雨如注,却阻挡不了再走长征路上前行的脚步。
7月18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的媒体队伍来到此行重庆境内的最后一站,秀山土家苗族自治县。秀山位于渝、湘、黔、鄂四省(市)边区结合地,是重庆的东南门户,红三军在这里留下了众多动人的故事。
△媒体记者参观段苏权当年躲藏养伤的红军洞。
一大早下起了倾盆大雨,采访团冒雨前往秀山县雅江镇江西村苏家坡。拾阶而上,岩壁上有一个看上去不起眼的山洞,洞顶有醒目的几个大字“红军洞”。
鼎鼎大名的红军将领段苏权,当年就是在这里躲过了一大劫难。而帮助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秀山农村裁缝。在洞边,70岁的李之文,深情地为记者们讲述了父亲与红军以及这个洞的故事。
△李木富之子李之文在红军洞前介绍当年发生的故事。
政委遇险裁缝相助
年11月,红军黔东独立师在掩护红二、六军团东征湖南后,奉命东进湘西与红军主力会合。途中遭遇敌人伏击,政委段苏权左踝骨中弹受伤,无法再继续与部队前行,只得就地养伤。
在白色恐怖时期,敌人严密搜捕,老百姓谁敢掩藏一个受伤的红军?而且是身负要职的红军!在深山中的小村,贫苦厚道的穷裁缝李木富动了恻隐之心,答应留下他养伤。
谁知第二天,民团听到了风声,前来搜查。面对穷凶极恶的悍匪,重伤的段苏权手无寸铁,无法抵抗。民团搜走了他身上的大洋、一颗子弹,剥光了他的军装,只剩下一条带血的裤衩。
更可怕的是,民团头子抡起刺刀,准备杀了他。
之前被吓呆了、躲在一旁的李木富,叫着团丁头目的名字求情说:“莫杀莫杀!他是个残疾人,动不了啦。图了财就行啦,莫害人家性命!他也活不长啦,你们就可怜可怜他吧!”说着拦下他的刺刀。
裁缝李木富曾给这些本地团丁做过衣服。民团头目恶狠狠地瞪了段苏权一眼,吆喝民团下山了。
藏入洞中红薯稀饭悉心照料
在家里养伤危险,李木富想到了家附近的一个小山洞。这个山洞在李木富房屋后面的岩壁上,洞深十米左右,洞口荆棘丛生,还有一丛竹子掩盖着。他家以前是就利用这秘密的岩洞来躲避兵匪。洞里阴暗潮湿,还有一股泉水流出。
△媒体记者参观段苏权当年躲藏养伤的红军洞。
李木富夫妇俩把岩洞打扫干净,在洞中选择了一处干燥背风的地方,抱来稻草铺在地下做褥子,又找来一床棉被。他扶着段苏权到岩洞里躺下,安慰他说:“红军兄弟,你就放心在这里养伤吧。我们早晚给你送吃喝来。有我们的就有你的!”
段苏权的左脚没能得到及时医治,感染发炎化脓了。民团乡丁到处找失散红军,怕走漏风声,李木富只敢请到熟识的医生苏玉来家看病。
苏玉用煮过的竹片刮去段苏权脚上的脓,用冷盐开水洗净,撒上中草药碾成的药粉,于是脚渐渐消肿止痛了。
李木富白天外出给人家缝衣,晚上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洞里看望段苏权,送去红薯稀饭、草药。看到段苏权把他带来的红薯稀饭慢慢喝掉,李木富就放心了。
他坚持去洞中送饭送药,冒死守护这位红军伤员。
△李木富之子李之文介绍当年父亲救治段苏权时被用作担架的木梯。
送别红军眼泪悄悄流
住了一个多月以后,段苏权不忍再拖累李木富,决定离开,去寻找大部队。这时,段苏权脚上的伤口基本癒合,但脚不能落地,于是找村民苏仕华(苏玉医生的儿子)商量做一把拐杖,段苏权画了一个“F”形图,苏仕华找来木匠师傅,做了两只F字拐杖,让他扮成叫花子,一路乞讨去找红军部队。段苏权撑著两根拐杖,一瘸一拐地告别了救命恩人。
李木富夫妇站在村口送别段苏权,看着这个貌似乞丐,挂着讨饭的碗,年仅18岁的红军政委,鼻子一酸,流下了酸楚的眼泪。
一个月后,李木富在湖南花垣街上又遇到拄着双拐的段苏权,两人抱头痛哭。李木富又找来船夫,把段苏权渡过清水江到了茶峒,又送给他一百文铜钱,依依惜别。
段苏权续追寻红军队伍,这一去便杳无音信。
时隔半个世纪的报恩
回归队伍后,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段苏权成为我军赫赫名将。
每当看到脚上的伤疤,段苏权就会想起远在武陵山区的恩人。
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多次打算到当年战斗和蒙难的川东武陵地区,去寻找救命恩人,但一直未能如愿。
年,已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政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段苏权回到阔别多年的秀山,参加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成立大会,他专门打听起当年在洞中相助的恩人。
但段苏权只知道恩人是个裁缝,年龄比他大十多岁。段苏权走访了不少群众,一连查看了五个山洞,并未如愿找到李木富。
深感遗憾的他回北京了,委托秀山县党史部门代他继续寻找。
第二年,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李木富!
△李之文展示段苏权写给他们家的信。
当段苏权看到秀山县党史研究室寄来的李木富和当年医治他的医生的照片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写信给秀山县委说:“见到几位老人的照片,我是多么地高兴呀!他们无愧于红军的亲人,理应受到新社会的尊敬和爱戴!”
他还托人问李木富需要什么帮助,李木富说,“我什么也不要,只希望能在村前的河上架一座桥,方便父老乡亲,每逢涨水也能过河。”于是,由段苏权出资、村民们出力,一座水泥桥建了起来,方便了往来三省的村民,被亲切地称为“红军桥”。
年,秀山县政府向李木富老人赠送了题写着“红军的亲人”的匾额。此后,段苏权又多次写信给老人的家人,并赠书予他们。
△李之文家的“红军的亲人”牌匾。
革命老区发展的新希望
“红军的亲人”这个名字,让李木富和他的子孙后代感到温暖。其孙李叶川说,爷爷当年英勇善良之举正是红军精神的体现,在今天,秀山人又把这种精神发扬在家乡建设中。
李叶川家所在的江西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传统的油桐种植业数年前遭遇市场波动的打击后,当地干部群众积极寻找新的突破口,根据城市消费趋势,把产业帮扶的重点放在生态养殖,还引进农村电商,打通销路。
经过几年培养扶持,纯粮食饲养的鸡、鸭、生猪和高山放牧的牛羊销往湖南、湖北、福建等多个省市,借助农村淘宝,腊肉、竹笋、黄花等土特产品更是远销全国。现在,李叶川家里盖起了明亮宽敞的新楼房,他自主创业,也小有成就。
当地乡村旅游也在规划之中,利用高山杜鹃等自然资源,拟开发建设映山红风景区。“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将是秀山革命老区发展的新希望。
失明老人义务宣讲红军故事
“黔东独立师师长王光泽英勇牺牲,政委段苏权山洞养伤的故事,在秀山家喻户晓!”在记者们面前这位老人,满头银发,声如洪钟,讲起红军洞和段苏权的故事,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他的眼睛是看不见的。74岁的秀山花灯剧团退休演员叶天君,刚做了手术,只有一点微弱的视力。让他感到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讲述红军的故事。
叶天君是秀山赫赫有名的故事大王,精通辰河戏、花灯戏、小品、故事创作。这个年纪本该颐养天年,然而他义务宣讲秀山的红色故事已有十年,每年都会讲上百场。“我是秀山人,这片热土养育了我,希望更多人知道这里发生的动人传奇。”如何搜集这些故事?眼睛看不见,他就请孙子帮着念,请教文史专家,然后装进脑海里,一遍遍复述,加以润色。
其实,年,他还亲眼见到过段苏权!“当时他就站在我的前面,神采奕奕,因为脚受过伤,走路有点瘸。他跟我讲了在梅江的亲身经历。”
叶天君讲故事是以评书形式,让人过耳不忘。“能活多久,我就讲多久!今后我要继续讲好红军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直到大江南北,每一个角落,人人都知道红军的故事!红军精神世代流传!”
黔东独立师血染川河盖
叶天君不厌其烦地讲述的,还有中央红军黔东独立师血染川河盖的故事。
年10月27日,红二、六军团在酉阳南腰界胜利会师。11月25日,黔东独立师余人在特委书记兼黔东独立师政委段苏权和师长王光泽的带领下,进入秀山县境地,配合中央红军长征,策应二、六军团主力东进湘西。
进入秀山后,独立师政委段苏权在邑梅(今梅江)遭遇战中右脚负伤,师长王光泽继续率领部队东进。年11月27日,独立师经秀山龙子坳、红岩,沿星子岩的悬崖峭壁而上,进入川河盖高地。位于川湘交界处的川河盖地形复杂,常年云雾迷漫,长期被川湘多股团匪占据,这里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28日拂晓,独立师冒着大雾疾进,准备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湖南境地。行至大板场时,突然遭到民团文代章的拦截。由于迷雾笼罩,红军难以辨别方位,加之子弹缺乏,只得仓促应战,沿着周家坨、一碗水、平坝子一线,且战且退抵至龙家寨。
为了尽可能保存革命力量,师长王光泽果断决定将部队分两路行动:一路由团长秦贞全带领;一路由王光泽带领。两路红军在迁回行进中,又遭土匪王尊禄和涌洞团防的堵截,弹尽粮绝的红军被迫化整为零,分散突围。
经过激战后,最终独立师仅有数十人突出敌人的包围,分批进入湖南保靖县的野猪坪,向永顺方向前进,终于找到了主力部队。师长王光泽一部被冲散后,他只身一人化装成卖辣椒的农民去湖南找红军主力。他在途经上川时被敌人发现后被俘,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最后被杀害于酉阳龙潭邬家坡。
“川河盖一战,独立师长期同几十倍之敌作战,部队得不到给养和休整,因此战士们虽浴血奋战,但终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而大部伤亡失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史专家刘济平说,独立师长期转战川黔边区,同川黔边区人民生死与共,军民亲如一家,情同手足。“独立师大部分都在川河盖一战中英勇牺牲,但烈士的英名永远与川河盖的山水共存,他们的丰绩永远镌刻在秀山人民心中。”
记者手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潘虹旭:红军用无畏的牺牲精神,让老百姓感受到,强大的敌人不是不可战胜的,信仰的力量在这里点燃了革命的火种。而老百姓甘冒风险充当侦查员,也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才会赢得人民的爱戴。
新华社记者丁玫:“再走长征路”是一次听其名就令人热血沸腾的采访活动,行前各种来自书本和影视剧的想象,在行走中化为真切的感受——长征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比如在綦江的“红军路”,短短4.5公里,只是长征这部史诗里的一个短句,却让我们领悟到一支军队是如何在逆境中前行,为何获得人民的拥护。最后的胜利,是一枪一弹打出来的,是一草一木积累起来的,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纪文伶摄影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