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再走长征路永远相信红军强胜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重庆酉阳7月18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王林田文生见习记者朱彩云王羽璋)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腰界镇南界村,有一座红二、六军团会师遗址。当地村民孙相儒、孙相炎兄弟经常来这里瞻仰。对他们而言,这里不仅是红军走过的地方,也是父母参加革命斗争、在南腰界相依为命的见证。

“我父亲孙少轩(是)重庆涪陵人,是红二军团的人,母亲谭世英(是)湖南茶陵人,在红六军团。以前认不到的两个人因为当红军,在这里遇到了。”孙相儒说,年10月,就是在南腰界,他们父母分属的两支红军部队胜利会师。

孙相炎老人走过当年游击队列队场。他的父亲孙少轩、母亲谭世英曾经分别是红二、六军团战士。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朱彩云摄

上世纪20年代,贺龙在涪陵当川东边防军警备旅旅长,由于军纪严明,还曾扣押为北洋军阀运送军火的日本货轮,深受涪陵人民爱戴。那时,年少青葱的涪陵少年孙少轩对贺龙甚是崇敬。年,贺龙率红二军团攻打涪陵,在丰都兵工厂做工的孙少轩与工人们一同起义,参加了红军,随军修理枪械。

后来,因为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红二军团损失惨重,缩编为红三军,被迫退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年6月,孙少轩作为红三军的一员,在贺龙的率领下入驻位于酉阳县的南腰界。

南腰界地处川黔边界,与秀山、松桃、沿河等地毗邻,境内层峦叠嶂,人口较多,粮食富足,在军事上有广阔的回旋余地,红三军以南腰界为大本营,为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红三军到达南腰界1个多月后,7月23日,另一支红军部队——红六军团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开始作为一方面军长征的先遣队突围西征,转移到湖南中部开展游击战争。这支由任弼时、肖克、王震等人领导的部队还有一个特殊的任务,与红二军团(当时已改称红三军)取得联系。

但是对于红六军团的西征任务,贺龙和红三军当时并不知情。一直到年10月上旬,贺龙才从国民党的报纸上看到“萧克所部朝川黔边运动”的消息。对此,贺龙非常重视,于10月13日从南腰界派出几支部队分赴秀山、沿河、印江一带游击,以探寻和接应红六军团。贺龙也亲自带领手枪队、侦察队,以吹号联系的方式,到沿河水田坝一带寻找和接应红六军团。

突破湘、桂等地的重重封锁后,红六军团在崇山峻岭中寻路向川黔边境迂回前进。得知任弼时等人率领的红六军团主力在黔北石阡县甘溪乡遭遇敌军主力围困的消息后,贺龙决定率部南下接应。10月24日,贺龙等人在贵州印江县木黄镇找到了红六军团的主力部队,并带领红六军团向南腰界进发。

贺龙在向南腰界进发途中,命令谷志标参谋提前派人把红六军团到南腰界的消息通知红三军司令部,要他们通知红三军分驻川黔边一些地区的部队,于26日回南腰界集中,并要求红三军后勤部与南腰界区革命委员会组织力量,尽一切可能做好接待红六军团全体指战员的准备工作。

10月26日下午,红三军和红六军团所属部队指战员共多人先后到达南腰界,驻满了南腰界附近方圆20里的村村寨寨。

到达南腰界的红六军团红军中,有一位宣传员名叫谭世英。这位女红军和她的3个姐姐从年开始就在家乡湖南茶陵参加革命。在跟随红六军团长征的路上,她的4个孩子先后夭折,或者送给了沿途百姓寄养。在过湘江时,谭世英也被枪炮炸伤了眼睛,导致视力降低。

自从开始西征以后,谭世英和红六军团的战士们就一直在长途奔波、各种战斗中度过。但到达南腰界后,这里的老百姓和红军给他们准备了粮食、油盐,以及足够的床铺,让他们得到了充分的休息。

大部队抵达南腰界的当天下午,两个军团的领导人在红三军司令部余家桶子召开会议。与会的贺龙、任弼时等人讨论中央指示精神,一致赞同二、六军团会合在一起集中行动的方案,并决定立即展开湘西攻势,主动向敌人发起进攻,建立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以配合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转移的行动计划。

会师后的年10月28日清晨,红二、六军团从南腰界出发,向湘西挺进。熟悉当地情况的孙少轩在当地潜伏下来,隐姓埋名,作为交通员继续在酉阳、秀山、沿河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而谭世英则被编入黔边独立团,在一场战斗中被俘,被敌军关押在甘龙口。

后来,谭世英被当地军阀卖到沿河县的一个地主家。在一次做工时,她找准机会偷偷逃了出来,但因为患有伤病,又不敢声张,只好在街上要饭。此时,一直在沿河等地活动的孙少轩了解到谭世英的情况,偷偷把她带回家中收留。

“那时候国民党军、还乡团很厉害,我的父亲把母亲带回家以后,才敢说出自己也是红军。”孙相炎说,从那以后,这两个流落的红军相依为命,在南腰界镇团结村潭溪隐姓埋名生活下来。

因为是外来户分不到田地,孙少轩只好凭借修理枪械的技能出门赚些零钱,谭世英则出门要饭,以此勉强养活两个儿子。虽然持家艰难,经常食不果腹,但谭世英和孙少轩一直都在期盼红军回来。

因为国民党军长期驻守,这对流落的红军夫妻一直不敢公开自己的红军身份,对于两兄弟的疑惑也总是回答“要永远相信红军是好的,要等着红军回来”。

孙相儒还记得,在年全国解放前夕,母亲谭世英还劝说当地土匪放下刀枪、不再偷抢。“我母亲跟他们说,马上要解放了,当年从这里离开的红军就要回来了。”

对于母亲,孙相炎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经常流泪的眼睛。年去世前,谭世英十分想念早夭的子女和离开的红军队伍,常常悲伤痛哭,晚年哭瞎了眼睛。谭世英经常边哭边告诉兄弟俩,她最大的愿望是与家乡茶陵的亲人取得联系,让他们知道自己并没有牺牲,只是流落在南腰界这个红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年谭世英去世前,还经常告诫孙相儒兄弟俩:国旗的红色是大家用革命的鲜血染红的,要发扬革命传统、继承红军精神。去世前,谭世英嘱咐兄弟俩,要教育子女多读书,为革命做贡献,她还给自己的孙辈早早起好了名字:孙永红、孙永军、孙永强、孙永胜,要让后辈永远相信“红军强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