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15/5762961.html
我的故乡桂塘,是龙山县所属的一个建制镇,位于湘鄂渝三省市交界之地,与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司、漫水,重庆市(原属四川)酉阳县大溪、可大,本县的咱果、召市、洗洛等乡镇接壤,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这里距县城和里耶均为52公里。
乌龙山大峡谷桂塘,全称桂塘坝,传说这里有一口深水塘,塘边有几棵特别高大的桂花树,每年八月,桂花盛开,香飘数里,附近有很多田坝子,因而得名。桂塘是一块风水宝地,旧时民间有一个关于龙脉的传说:宝在徐家湾、头在明德庵、脚在李家湾、腰在读书岭、尾在鸡笼滩。
桂塘,古称明溪,因境内的明溪河而得名,雍正七年(年)清政府“改土归流”,始设龙山县,全县有16个里,明溪里是其中之一。
黄永玉国画《火龙图》刘昌儒摄民国初年,国民政府改明溪里为明溪乡。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桂塘乡。年撤乡建镇。年火岩乡并入,年老兴乡(原二梭乡)5个行政村并入,现全镇土地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户、3.3万余人。下辖桂塘、明溪、古道溪、王道溪、苦达岭、乌龙山、贾田溪等19个行政村(社区)。有九年制学校1所,小学5所,卫生院2所。
古道溪田园风光桂塘位于三省交界之地,地理位置特殊,过去,这里山高林密,野兽出没,不通水路,也不通公路,文化经济十分落后,几乎与外界隔绝。但这里山间平地有大面积的肥沃水田旱土,可以种植水稻、包谷、高粮等粮食作物,山上有油桐、油茶、五倍子、生漆、鸦片烟等土特产,加之还有四通八达通往三省边区及本地村寨的山间小路,保持着与周边村民的密切往来和商品贸易,从而形成自己的一方经济小气候。据地方志记载,清初这里始有墟场,随着经济发展,边区贸易逐步繁荣,至民国时期已是远近闻名的“万人场”。墟场的繁荣,带动了宗教的兴盛,在墟场周围,建有寿福殿、明德庵、万寿宫、关公庙、飞山庙等宗教场所。据《湘西简史》记载,年1月5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部经过桂塘,有感此地经济活跃、宗教文化兴盛,地理位置特殊,在万寿宫墙壁上挥毫写下“边陲重镇”四个雄浑大字。
一脚踏三省界碑处游人如织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桂塘坝人逐渐形成了“不惹事,不怕事!”的剽悍民风。清末民国,社会动荡,因生活所迫,部分村民被逼成立自卫武装,虎啸山林,后蜕变为祸害一方的土匪,贩卖枪支鸦片,杀人越货。“天高皇帝远”,这里成为一个“三不管”地带。
明溪乡三任乡长被土匪枪杀于任上,曾发生土匪血洗杜家祠堂惨案,18栋房屋一把火烧了,34条鲜活生命死于非命,一时血流成河,明溪二梭匪患曾引起国民政府高层重视,于是派重兵进驻清剿,由于严重脱离群众,采取并寨连坐酷刑,草菅人命,不仅土匪未灭,反而越剿越多,民不聊生, 无功而返。国民党军队一些人暗中与土匪勾结,做枪支换鸦片勾当,大量枪支流落民间,留下无穷祸患。国民党不得不改变策略,改围剿为安抚,乱世枭雄贾田溪的瞿伯阶瞿波平族兄弟被国民政府诏安,先后给予暂编第十师、新编第十师番号,分别授予少将师长,鼎盛时达2万余人枪,成为湘西 的股匪。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围剿下,土匪灰飞烟灭,瞿伯阶病故,瞿波平走投无路后向人民政府投诚,后成为武汉市政府参事,从一代混世魔王,成为新中国的建设者。部分投诚土匪经教育感化,加入中国人民 ,在抗美援朝战斗中,英勇杀敌,成为国家功臣。一度风靡全国的影视剧《乌龙山剿匪记》《湘西剿匪记》的故事和人物原型大多取材于这里。现在,这里都还有乌龙山大峡谷、乌龙山村的地名。可以说,桂塘早已名声在外,臭名远扬啊!
二梯岩土家古寨大朝门这里是土家苗汉等民族杂居地,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9%(苗族51%,土家族38%),是全县苗族人口最多的乡镇。边地文化与多民族文化在这里双重融合。桂塘人秉承与邻为善的处世之道,民族团结,边邻友好,历史上从未发生过民族纠纷和边邻打架扯皮事件,是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边区村民之间相互通婚,转弯抹脚都成亲戚。年,我曾陪同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3名记者到桂塘采访边区民族团结先进事迹。年,经网友投票,桂塘镇荣获第三届“湖南省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称号。
桂塘,山奇水秀,风光旖旎,景点众多,最 的有乌龙山大峡谷,年被原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年,国务院批准为 风景名胜区(全州 )。
慕名游览过乌龙山大峡谷和溶洞群的艺术家、政要,纷纷留下墨宝。艺术大师黄永玉先生题画赞曰“龙山二千二百洞,洞洞奇瑰不可知”,中央工艺美院原院长古元教授称惹迷洞为“神宫仙境,奇景无双”,时任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刘欣然题词“藏天地之灵,纳山川之秀”。
作者于跳岩河摩崖书法石刻前留影飞虎洞,建有全国 溶洞摆手堂,里面供奉着土家族先祖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塑像, 社会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费孝通亲笔为摆手堂题字。
桂塘以山地和丘陵地貌为主,境内 山峰有腰带山(马鹿塘)、天马山、蒲松大、三脚岩、白虎山等,山下溪流纵横,有明溪、古道溪、王道溪、贾田溪等,溪流的两岸形成了带状的山间小平原,我们称之为“坝子”。由于这样的“坝子”较多,所以桂塘又有“四十八坝”别称。坝子地势平坦,阡陌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水稻的重要产区。每当秋季,坝子一遍金黄,微风吹拂,稻浪滚滚,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田园风景画。
蓝天白云下的古道溪田园风光村民大多居住在坝子边缘,背靠青山,以姓氏或族群聚居,形成一个个自然村寨。传统的建筑为青瓦木板房、吊脚楼,依山就势,飞檐翘角,极具审美价值。人与自然,和谐美好。
在现代建筑的冲击下,这里依然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一批传统村落,吸引着天南地北的参观者。
惹迷洞九龙柱二梯岩,是桂塘社区的一个土家族古村落,离重庆地界仅一步之遥。该古寨始建于康熙年间,距今近年历史。目前仍保留许多清代文化遗迹,如大朝门上的“绰有古风”石刻和“八仙过海”壁画,书房石门上的狮子滚绣球、喜鹊闹梅、水仙白鹤浮雕;近两米高雕刻有“忍”字的神柜;还有“熙载始基”“求学正大”“兴永宗经”“联云甲第”“堂构凌云”等五块清代匾额。
道坑,是一个位于湘鄂边界的土家族原生态古村落,这里有两大特色,一是保存完好的土家建筑群。20多栋房屋依山而建,全部为青瓦、木板房、吊脚楼,是典型的土家族建筑风格。二是茂密的原始次生林。山寨四周,绿叶葱葱,森林茂密,古木参天,村寨全部掩映在树林里。 的树龄在千年以上,要四五个成年人才能合抱。
森林里的道坑道坑古寨在桂塘境内,还有不少特色村落,如斑鸠井、苦达岭、官店湾、贾田溪、古道溪梁家寨等,限于篇幅,这里仅列举以上几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更孕育一方文化。明溪二梭,这个昔日的文化荒漠,土匪窝窝,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篮球之乡、作家之乡、书法胜地。
年湘鄂渝边区的桂塘春节运动会桂塘的篮球运动,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大集体年代,每个生产队的晒谷坪就是一个篮球场,社员们不管劳动多累,休息时都要在晒谷坪打打篮球,当时的公社、大队经常举办篮球赛。老球星田英贵告诉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桂塘乡球队,曾打遍三省边区和全县 手, 挑战县队。桂塘的张和富、田英贵、田子青、田子林、王高、刘可夫等球员先后成为县队主力。可以说,历届县队都有桂塘坝人。
自改革开放之初开始,由村民自发组织的湘鄂渝边区(桂塘)春节农民篮球运动会,已举办了38届,最多时,来自三省边区的参赛队伍达34支,观众达一万多人。大年初一至初三看球赛,已成为三省边区的一道新民俗。篮球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桂塘人,从此可以看出,篮球运动在桂塘的广泛群众基础。早在年,桂塘就获得原国家体委授予“全国群众性体育先进乡镇”称号。四坝社区,现有3名身高2米左右的年轻队员,考入中南大学的彭伟(1.98米)、重庆师范大学彭凯(1.95米)、浙江师范大学黄小炎(2米),均代表所在学校征战CUBA,成为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球星。现在,四坝社区篮球队的实力,敢挑战任何一支县队,桂塘镇篮球队的实力,敢挑战湘西八县市联队。
已举办近40届的湘鄂渝三省边区(桂塘)桂塘是汉戏故里。据县志记载,汉戏自清道光年间传入,同治、光绪年间鼎兴,历史上曾有凤鸣、九红、玉福、同庆四个科班,涌现出李洪高、张九寿、张九洲、李玉龙等四代名角,在湘鄂川边区红极一时。“凤鸣班”,为龙山县乃至湘西自治州的 个汉戏科班。
汉戏——酒相公闹馆这里不乏能工巧匠。木匠岩匠篾匠瓦匠弹匠油匠,匠匠有绝活。古道溪村阴里沟年逾八旬的土家族老教师王仕辉,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他的微缩竹雕作品,构思奇特,美仑美奂,作品中的每一细小部件都做到精益求精,点滴不漏,门能开关,碓能舂动,磨能旋转。土罐、辣椒串、包谷提、人物、家畜,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些作品既展现了土家族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又记录了土家族古老灿烂的民族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在台湾、深圳、长沙、张家界、吉首等地博览会上展出,获得金奖银奖无数,引起轰动,各家媒体争先报道。年土家族竹雕被列入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美术大师称号。
桂塘籍 作家蔡测海桂塘是一片文学的沃土。双景村的蔡测海,是全国闻名的土家族作家,现是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他从这里走上文坛,创作了《远处的伐木声》《三世界》《母船》《家园万岁》等一千万字的文学作品,作品获全国 短篇小说奖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和庄重文文学奖。在他的影响下,近年来从土家苗寨走出了黄光耀、火树、彭承忠、向宏恩、杜国平、王爱等一批中青年作家,引起了文坛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