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随着一首儿时的童谣在脑海中想起,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
过年,有不少习俗:迎财神、贴春联、穿新衣、包压岁钱……
其实,在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有不少非遗和过年有关,比如九龙楹联中的写春联,剪福字、糖画、捏面人、秀山花灯等等。
今天,我们将详细解读这些与过年有关的非遗,唤起大家儿时关于过年的记忆。
非遗档案
九龙楹联,重庆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九龙坡区九龙镇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春联是其中的重要类型。
目前,九龙楹联的春联已有近4万副。
李新华为居民写春联。
九龙楹联
春联添喜,颇有讲究“福”字出现得最多
69岁的李新华是九龙楹联的代表性传承人。每年春节,就是他最忙的时候,“每天都要写几十副春联。”今年,他又为各社区的居民写了多副春联。
讲究
李新华从小在九龙镇长大,9岁时就学习写作九龙楹联。当时,楹联文化在九龙镇很盛行,几乎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有一副楹联。
“小时候,每到春节,我就挨家挨户地看他们贴的春联。”李新华说,遇到不懂的字,他就会现场请教大人们。然后记下来,回家再琢磨推敲。他发现,春联是九龙楹联里最“讲究”的。
一副春联首先要具备楹联的基本“联律”,讲究平仄、对仗。上联和下联相应位置的字,平、仄声要相反。上下联相应位置的词性也要一致。
正因为春联很有“讲究”,李新华真正开始写春联,是在成年之后了。
“有的是别人创作,我来写。有的是我自己创作。”一开始,他写好的春联是送给街坊邻居。后来,渐渐有了名气,附近街镇的居民也找到他,请他写。
一晃过了近40年,李新华已经写了上万副春联。
“现场写春联是最考手艺的。”李新华说,现场即兴创作春联,有时为了一个字,要纠结好一阵,“每个字都不能马虎。”
创作
从年起,九龙镇每年都会组织春联征集活动,将大家创作的优秀春联收集成册。
“好的春联,不仅要喜庆、祥和,还要接地气。”李新华说,九龙楹联的春联一直都在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很多春联都反映了时代的发展。
这些年,九龙坡区部分学校还开设了写作九龙楹联的课程。“今年我们征集的不少春联都是学生们创作的,写得很好。”李新华说,今年有多人参与了征集活动,收到了多副春联。
如今,九龙楹联已经有了36册,近4万副春联。其中,“春”、“吉祥”、“福”、“新”、“竹”等字出现频率最高。其中,“福”字出现得最多。
■教你贴春联
李新华介绍,贴春联的最佳时间是在除夕吃完年夜饭之后。“吃年夜饭是辞旧,贴春联是迎新。”
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字,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字。贴的时候不妨上网搜索一下,来区分上下联。比如,一到十这十个数字中,只有“三”是平声字。
一般在元宵节之后,就可以把春联撕掉,但千万不要乱扔。按照过年的习俗,撕掉的春联要放进土灶台里烧掉。
非遗档案
堰兴剪纸吸收国画、版画、烙画、布贴等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巴渝文化特色,与綦江版画、忠县唐代仕女图被誉为重庆“民间三宝”。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孙宗莉进社区教剪纸。
堰兴剪纸
一折一叠、一剪一刻勾勒出对新年的祝福
一剪一刻中,“年年有鱼”、“十二生肖”等剪纸,魔术般地被63岁的孙宗莉勾勒出来。
作为堰兴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剪纸大师的她,还走进社区、学校,义务教孩子们剪纸,“这么美的剪纸,需要一代一代人传承下去。”
记忆
年的时候,孙宗莉从重钢运输部退休,闲不住,报名老年大学学画画,拜师周定洲剪纸。对于剪纸,她可是念了几十年。
小时候过年,孙宗莉最盼着外婆能多剪一些窗花,那红色缕空的窗花,对她来说就是过年的意义。
那时,孙宗莉只能看着外婆剪,毕竟那红色的纸稀有而昂贵。她自己拿着写满作业的本子,照着描、照着剪。剪得好的,给外婆看了,就自己夹在书里珍藏。
这份长久而弥新的记忆,支持孙宗莉一路“剪”来,这一剪就是18年。
传承
“我只要一剪纸,啥子不愉快都没了。”孙宗莉还想让更多人享受这份喜悦。年起,她开始义务教大家剪纸。待业人员、残疾人……最多时有多人同时来听课。
如今,每周固定三个下午,她会分别到大渡口区大堰小学、大渡口区庹家坳小学、大渡口区巴渝中学跳磴校区上剪纸课。放假了,她又到社区教大家剪纸。
在她看来,堰兴剪纸,汲取了中国剪纸艺术的精华,表现手法细腻,有着浓厚的东方神韵与抒情风味。“我真怕会剪的人越来越少,以后过年、嫁娶想用剪纸来装饰,就只能用机器剪的,没有感情在里面了。”
孙宗莉说,只要堰兴剪纸能够传承下来,她到处跑“都是小问题”。
2月9日上午,在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堰兴社区的活动中心,刚到会议室,孙宗莉便从包里掏出一叠红纸、几把剪刀,还有几十张已塑封好的剪纸。每把剪刀都被她用纸裹住了尖头,纸的外面,还缠着橡皮筋。“不能伤到人,特别是这些孩子。”
这堂课上,小的有6岁的小学生,大的有60多岁的老邻居。“学生年龄跨度大,所以最好是简单的剪纸,还要符合新春的主题。”于是,孙宗莉选了“年年有鱼”和“爱心喜字”两个图案。
在一折一叠、一剪一刻中,5条连在一起的鱼儿出现了,带着爱心的“喜”字出现了……双胞胎小哥哥罗浩颖看得目不转睛。这个场景,像极了孙宗莉当初看外婆剪纸。
非遗档案
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所用工具仅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温火熬制,熬到牵丝时即可用来浇铸造型。最后将糖画铲起,再粘上竹签。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贵兵正在创作糖画。
糖画
以刀为笔,以糖为墨
立体造型让甜蜜加倍
小铜炉上,放着一口脸庞大小的铁锅,暗红色的糖液冒着泡。以刀为笔,以糖为墨,在他手中,糖液变成了羽毛、眼睛、鼻子……最让人惊叹的是,这还是一幅3D立体糖画。
坐在自己的小摊前,面对观众的称奇声,53岁的刘贵兵很平静,作为我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糖画的唯一传人,他发明的立体糖画,早已声名在外。
才到英国秀了一把绝技的刘贵兵说:“只要不下雨,我都会去巴国城开摊,5块钱一转,让大家品尝甜蜜的‘幸福年味’。”
起源
“记得小时候每年过春节,我都要闹着爸妈带我去看灯,糖关刀是一定要去转上一个的。”42岁的市民刘雨琳说,那个插在糖关刀摊子最顶端的糖龙,是最甜的记忆。
刘贵兵说,糖画的历史之悠久已无从可考,但是根据史料记载,糖画就诞生于巴蜀地区,这是因为“沙糖”的生产工艺在唐代就出现在四川遂州(今四川省遂宁市),为糖画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刘贵兵自创的3D糖画。
创新
从15岁拜师学糖画至今,最让刘贵兵骄傲的是,他将师父教的平面糖画立了起来,创造了3D糖画。“我是年开始学的,那几年正是糖画兴盛时期。”刘贵兵说,学成近3年后,自己开始琢磨着弄出点新花样,花了3个多月,才做出第一个立体糖画。
平面糖画一次成型,而3D糖画则要求做出更多的平面造型,然后将它们组装到一起。立体糖画对物体的空间感和想象力要求极高,在工艺上也复杂许多。
年,刘贵兵被评为重庆工艺美术大师。年,重庆糖画正式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刘贵兵被评为重庆糖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还受邀去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做展示。
在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刘贵兵受邀参加了“中国故事”文化展示活动,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为来自全球的游客表演3D糖画。“在中国,女孩子们一般都喜欢糖蝴蝶、糖鱼,男孩子则喜欢糖刀、糖龙。而在国外,人们最喜欢让我用糖给他们画头像。”
非遗档案
面塑,俗称捏面人儿,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手艺人一双巧手加上简单工具,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历史渊远流长。
明朝兰和她的面塑作品。
捏面人儿
巧手翻弄,面团生花红火的春节才有了味
64岁的明朝兰,用一双巧手、几样简单的工具,很快就捏出了一个面人。不管是花草鱼虫、走兽飞禽,还是历史人物、漫画人物……都栩栩如生。
明朝兰的艺名叫“明三娘”,从事面塑已二十几年,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重庆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她说,红红火火的春节,捏面人最有感觉。
谋生
明三娘住在巴南区李家沱街道,房间内家具只有简单几样,但桌子、柜子、椅子上,都摆满了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的面塑,这些是她最重要的“宝贝”。
明三娘记得,小时候过年,父母就带着她去赶场、逛庙会,每次路过捏面人的小摊,她就走不动路了。
年开始,因为在手工方面有天赋,明三娘就用嫩棕叶编小动物谋生。一次偶然的机会,明三娘在南岸区铜元局赶场时,认识了山东来渝的面塑艺人,唤起了儿时的记忆。经山东师傅的指教,明三娘很快学会了些面塑的基础手法。她买来材料自己钻研,走上了面塑工艺生涯。
年,明朝兰第一次带着自己的面塑作品到深圳参加艺术节。从此,凭着一个个面塑作品,明三娘频频出入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进行艺术展示,多次获全国大奖。后来,明三娘被评为重庆民间艺术家、工艺大师。年,被市文化委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重庆面塑”代表性传承人。
发扬
明三娘最骄傲的事,就是她以发生在重庆的历史故事为背景,捏了大型面塑作品《攻克通远门》,用来献礼亚太市长峰会。这个面塑用了10斤面粉,50多根细钢丝,闭门半月捏制而成。
从那以后,明三娘喜欢上了大型的历史故事、古代名著等,捏了不少作品。在她创作的一组民乐面塑作品中,人物就有20多个,每个人都身着传统服饰,拿着不同的民俗乐器……“这些作品就很有年味,看了让人觉得很欢快、喜庆。”
为了更好地保存面塑,明三娘想了不少办法:在面粉里加防腐剂、在面塑表面刷一层清漆等等。
她正在创作的全新作品,是一组“抗战系列”,老伴陈兴华也在旁边帮忙捏面、搓面。这组作品是以浮雕的手法创作,做出了金属质感。“面塑要不断创新,才有其生命力。”明三娘说。
明三娘受邀去马王坪学校、恒大城小学等学校为孩子们上兴趣课。“面塑动手又动脑,孩子们特别喜欢。”明三娘说,这样可以更好地传承传统艺术,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展示机会。
非遗档案
秀山花灯,因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花灯艺术最具代表性而命名,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秀山花灯起源于唐宋,表演流程主要为:设灯堂、请灯、出灯、送灯等,时间在正月初二到十五。
王世金现场指导花灯表演。
秀山花灯
小调响起,热闹跳唱堂屋或院坝欢笑成片
年,“秀山花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尽管早已过了退休年龄,74岁的秀山花灯传承人王世金仍比不少年轻人都忙。他这一生很多事情,都和花灯有关,就连手机彩铃也是花灯主题。
在王世金看来,秀山花灯不单单是表演艺术,它是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产物,特别是在春节期间,是一种特别的送祝福的方式。
表演
每每看到后辈们表演,王世金总能想起自己幼时站在八仙桌上表演的场景。7岁开始学戏的他,8岁就登台表演,此后在花灯剧团先后担任鼓师、指挥、作曲、编剧、导演等职。
在他记忆里,那时上到老、下到小,几乎人人都会演唱花灯戏。秀山花灯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两种,均在堂屋或院坝进行表演。
一是“耍灯”,俗称“跳团团”。是由一旦(幺妹子)、一丑(花子)演唱民间小调的歌舞。有时增至三人、四人或六人穿插表演。
二是“单边灯”,又称“单边戏”。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有生、旦、丑简单的人物角色,以多首民间曲调演唱的花灯小戏。
王世金说,表演的具体内容,会根据家家户户的实际情况来。比如,主家是从医的,就表演《参十代名医》。此外,主家还可另点节目表演。演出结束后,主家一般会安排“十碗八扣“犒劳表演班子。同时,班子会表演《谢酒》《谢饭》等曲调。
待到正月十五所有表演结束,最后将花灯送到河边烧化,并将跳花灯的道具、服饰从火上抛过,以求跳灯人平安。
保留
其实,近几十年来,秀山花灯是走过下坡路的。
王世金说,在他小时候,一个乡镇就有十几个花灯班子,但后来,最少的时候整个秀山也才十几个传统的班子。收入少、外出务工、没观众等都是原因。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王世金开始系统整理秀山花灯文史资料,将散落在民间的花灯剧目及历史一一收集,编成了三套《秀山花灯集册》。
近年来,王世金先后牵头创立了花灯寨、太阳农庄等,让传统花灯表演有了固定的表演场所和稳定客流。
“现在秀山不少人跳坝坝舞都是以花灯为主题。”王世金说,目前秀山从事以花灯为主题,开展表演、休闲健身等活动的团体约个,秀山花灯已经历了“留下来”的过程,正在向“传出去”迈进。
■邀你看
正月初三(2月18日),秀山花灯传统表演班子将会在重庆民国街表演“送财神”。
非遗档案
祭祀禹王是自康熙年间以来,移居重庆的湖广移民及其后裔依托禹王宫而形成的传统民俗活动。在重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影响,是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从年以来,每逢春节,重庆禹王庙会都会如期举行。
禹王庙会热闹非凡。重庆湖广会馆供图
禹王庙会
看见历史,感受传统赏灯听戏每天耍不停
今年春节,重庆湖广会馆禹王庙会将再度举行。重庆湖广会馆相关负责人吴女士说,禹王庙会在于将传统庙会的游逛变为非遗文化的体验,让市民全方位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重温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吴女士介绍,作为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重庆禹王庙会已有几百年历史,“对于现代人来说,逛庙会既是一次传统文化的重温与体验,更是一次寻找年味的久违之旅。”
“这几年下来,春年期间来逛庙会的重庆人越来越多。我们希望能利用湖广会馆特有的古代建筑场景和移民文脉历史,让更多市民和全球来渝的游客感受重庆的传统春节,看见重庆历史,体验重庆文化。”
据介绍,相传大禹治水有功,受到湖广一带民众推崇,称其为禹王、禹神,因此只要有湖广会馆就有禹王庙或禹王殿。后来湖广人移民四川,也将他们的“神”带了过来,在重庆湖广会馆里修建了禹王庙。
据本土文化学者傅德岷教授介绍,大禹还是位地地道道的“重庆女婿”。传说当年大禹治水,就曾居住重庆,连儿子生在重庆也没有回家看看,才有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说法。
体验
今年的禹王庙会又有哪些看点呢?
舞龙和舞狮将在大年初一、初二及元宵节亮相禹王宫广场、东水门老街。
此外,湖广会馆还邀请了重庆各大戏曲协会,各大剧种六天连唱。
湖广会馆广东公所,还准备了酉阳摆手舞、苗族竹竿舞、彝族火把舞等非遗展演。
迎春灯会,则是本次禹王庙会最大亮点之一。全国花灯非遗传人匠心打造,精美地还原了东水门旧城楼——箭楼。
正月初五有“迎财神”巡游活动,元宵佳节猜灯谜。
春节期间,游客们还能在东水门广场领取通关文牒,根据通关文牒上的指引完成通关任务后,就能领取相应奖励。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刘波罗薛梅李晟蒋艳王淳陈翔摄影甘侠义杨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