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应吃什么好 http://pf.39.net/bdfyy/bdfzj/180724/6413270.html
恩施十大怪(三棒鼓)
恩施十大怪,闻名全世界,便于大家好了解,我来唱一排。
恩施一大怪,听我唱出来,毛巾帕子头上戴,大家记心怀。
恩施二大怪,头把斗笠戴,好比脑壳顶锅盖,可歪可不歪。
恩施三大怪,幺妹穿得乖,要去婆家孝年迈,出嫁哥哥抬。
恩施四大怪,出嫁女裙钗,姊妹难舍坐一块,喜事哭起来。
恩施五大怪,特色营养菜,豆渣豆浆不分开,摆到桌上来。
恩施六大怪,茶叶当主菜,客人尝了说好逮,又把胃口开。
恩施七大怪,孝子披麻戴,白会气氛本悲哀,灵堂设歌台。
恩施八大怪,山寨连山寨,隔山隔水歌表爱,山歌敞心怀。
恩施九大怪,古老木房在,石板当作瓦片盖,就地来取材。
恩施十大怪,够得人人猜,走路要比坐车快,怪哉真怪哉!
游客走世外,到处开眼界,如果不把遗憾带,请到恩施来。
小编引用一下重庆市优秀科普作家——林雪涛文章中对恩施的描述
“武落钟离草木森,山是翠雕湖是盆。白虎堂追巴务相,向王庙祭土家魂。”恩施文化起源于廪君,从此有了鄂西民族的传奇与神秘。一座城,是昨日的见证,也是今日的记录,山高水远,自有无穷魅力。
恩施,湖北西部,巴楚相交。一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苗、侗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世代聚居。听起来就充满神秘色彩。《恩施:鄂西文化传奇,作者:林雪涛》
恩施的文化丰富多彩,小编也只是收集了一下凤毛麟角的信息。对于恩施这个地方,有着太多神秘的色彩和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类型。正真的了解以后,会发现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土家族傩(nuo)戏:傩戏,是戏曲的活化石,主要流行于恩施市及鹤峰县一带,是当地群众藉以酬神还愿时演唱的戏,故称“傩愿戏”。傩戏演出班子称坛,班主称掌坛师,表现形式是以祭祀仪式为载体,以酬神还愿为目的,表现剧目多是与所谓“天地水火”神相关联的历史故事或传奇故事。傩戏音乐主要由正腔和小调两大类组成,有平调、怨调、神仙调等。正腔粗犷朴实,小调欢快流畅,民歌风味浓。演唱形式为锣鼓伴奏、人声接腔,音乐气氛十分热烈。傩戏发展到近现代,其内容和形式逐步舞台表演化,因而也为现代观众广为接受和喜爱。
薅草锣鼓:恩施人谓水稻中耕为菇秧,玉米中耕为薅草。这两项农事,均值盛夏,难免疲劳困倦,为振作精神,调节身心,便在劳作时伴以锣鼓助兴,故谓薅草锣鼓。薅草锣鼓一般是一锣一鼓,自敲自唱,唱词多为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类,也有说唱历史故事的。此外,说唱人还时常即兴发挥,开玩笑逗趣,起鼓劲加油的作用。
鹤峰满堂音:鹤峰满堂音,又名琵琶板,因其多在厅堂演出且吹、打、弹、唱同时发音而得名。鹤峰满堂音最初为当地皮影戏的主要声腔,以后逐步脱离皮影,演变成一种单独的民间说唱,其音乐节奏轻快活泼,富有弹性,旋律舒展流畅,口语性强,乡土风味浓郁。加之艺人们自制的“土琵琶”,琴弦同度定音,无半音的演奏方法,使满堂音的调式特征和旋律色彩极具特色。
鹤峰满堂音仅存于鹤峰县溇水支流南渡江两岸,即五里乡和燕子乡的部分村寨,以及与之相邻的宜昌市五峰县湾潭镇的极小部分地方。鹤峰,地处鄂西南边陲,为武陵山与大巴山余脉交汇之地,这里古为容美土司辖地(包括今五峰县)。是长江三峡与湖南张家界之间一处鲜为人知的山区小县。
木叶咚咚喹:咚咚喹亦称“呆呆哩”。土家语称“早古得”,土家族单簧竖吹乐器。咚咚喹制作虽然简单,却能吹出欢快清脆的旋律,故深受土家族妇女、儿童的喜爱。咚咚喹可独奏或重奏,经常两支在一起对奏,音色明亮,曲调轻快活泼。咚咚喹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以径约1厘米的细竹尾为管体,长约10—14厘米,上端留节,于节下削簧凿孔,形成三孔一筒音即成。其发音清脆、明快,具有打音、颤音兼备的特点,从摸拟鸟语虫鸣、风泉之声而形成写意性的音乐语汇和它固定的音乐曲牌。
婚俗哭嫁:女儿出嫁之前要哭嫁,是土家族古老的婚俗习惯。因其哭嫁的形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故称之为“哭嫁歌”。土家女儿从小就跟随母亲和祖母学唱“哭嫁歌”,她们少则会唱百余首,聪明的女孩还会自编自唱。女孩在出嫁前数日、半月甚至一月前开始哭嫁,或独自一人哭诉,或亲人围坐陪哭,有哭祖先、爹娘、哥嫂、姊妹、媒人的,也有哭自己、家乡、朋友的。其哭声时而低沉,时而悲切,时而高昂,时而欢欣。
陪十姊妹:陪十姊妹新娘出嫁头天晚上,爹娘邀请亲邻中的未婚姑娘9人,连新娘共10人围席而坐。然后,由上下方四个陪女以诗或歌开台,两旁的陪女依次各唱一首。唱的内容丰富多彩,开头以劝新人在婆家尽孝、勤俭、讲礼节、对人客气等为内容,而后用彩彩高,盘古论今,相互考查,各显所能,互不相让,热闹非常,一直持续到天亮。
南剧:南剧又称南戏、施南调,俗称“高台戏”或“人大戏”,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地方戏曲剧种。起源于鄂西容美土司时代,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南剧唱词多是七字、十字上下句,道白、唱腔多杂有鄂西土家方言土语,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郁,带有明显的“深山峡谷”之音。主要由“南路(似‘二簧’)”、“北路(似‘西皮’)”、“上路(梆子腔)”3大声腔组成。
南路声腔源于楚调,与湖南荆河汉戏有渊源关系;北路声腔由“秦腔”的梆子腔衍变而成,上路系弹戏,川梆子。此外还吸收有昆曲,高腔、民间小曲,宗教祭祀音乐的精华,形成一种有地方特色的杂腔。
伴奏音乐由锣鼓谱和曲牌音乐组成。锣鼓谱音乐有云板、板鼓、锣、钹、勾锣等乐器;曲牌音乐由京胡主奏,伴之以琐呐、笛子。
摆手舞: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舞蹈形式之一,土家语称“舍巴”,主要流行于酉水流域的土家族聚居地区。
跳摆手舞时土家人聚集在摆手堂前,在“梯玛”(土家语,即土老师)主持祭祀仪式后,无论男女老幼、尊卑贵贱,都伴随着阵阵锣鼓声围圈而跳。舞蹈时,由一人击鼓兼鸣锣,众人随鼓点进退而舞。舞者手与脚成顺向同时动作,两人相对,踢踏摆手,扭腰旋转,刚健有力。
舞蹈的基本动作有“单摆”、“双摆”、“大摆”和“小摆”之分,多表现土家人劳动生活形态。来凤县舍米湖的摆手舞最为地道。
地龙灯:地龙灯是湖北省来凤县旧司乡牛王节流传下来的一种民间艺术文化。“地龙灯,地龙灯,不用篾篓不用棍,巴地梭着走,活像其龙行。站的骑马桩,弓腰箭步行,似同狮子灯。”多年前起源于来凤县旧司乡大岩板村、板沙界村一带的地龙灯,以“巴地梭”的舞蹈形式,生动灵活地展现出龙“游于水、爬于山、腾于空”等神奇造型,在千姿百态的民间舞龙艺术中堪称一绝,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青睐,成为民族民间艺术舞台的新宠。
三棒鼓:“三棒鼓”源自唐代的“三杖鼓”,作为民间曲艺走唱形式广泛流传于湖北恩施、湖南湘西及重庆酉阳等武陵山区一带,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棒鼓”分为文武两戏,文戏就是抛着三根特制的棒子击鼓再敲锣来伴唱,武戏则为抛耍刀技。
野猪灯与茅古斯:茅古斯舞是土家族古老而原始的舞蹈,土家语称为“古司拨铺”,大意即“浑身长毛的打猎人”,汉语多称为茅古斯,是舞蹈界和戏剧界公认的中国舞蹈及戏剧的最远源头和活化石,从其服饰、道具到表演形式、表演内容,茅古斯真实地再现了父系社会至五代时期土家人的渔猎、农耕生产生活及婚姻习俗状况。“茅古斯”们赤身裸体的肌肤上扎满了茅草,每股五块,腹前捆有一条尺余长并用红布包头的草把,结草为衣以示先民不会织布做衣,腹前所捆之物代表人类生产一种的繁衍工具。
西兰卡普:在土家语里,“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兰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铺盖。人们往往在“花铺盖”前冠以“土”字,以标示出这项民间工艺所包含的土家族民族特点。
土花铺盖是受到土家族人民的珍爱,视之为智慧、技艺的结晶,被称作“土家之花”。按照土家族习惯,过去土家姑娘出嫁时,都要在织布的机台上制作美丽的“西兰卡普”,即土花铺盖。
宣恩耍耍:耍耍,也称“耍神”“喜乐神”,是“敬神”“娱神”也“娱人”的一种民间舞蹈,也是恩施州土家族的一种原始民间祭祀活动。耍耍分文耍耍和武耍耍,极具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表演时,男女二人对乐或多人同乐,极富民间生活情趣。耍耍共分三大部分,五十多个基本动作,主要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和生活中的情趣,动作细腻风趣,优美大方,广为流传的有“扭身传情”“靠身亲吻”等动作。
八宝铜铃舞:八宝铜铃舞又名“解钱”,是土家族民间的一种传统舞蹈,在恩施宣恩一带最为流行。土家人祭祀先祖、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之时,便请来土老司跳神“解钱”。在土家人的心目中,逝去的先祖也是永远庇佑后世的“神灵”。因此,八宝铜铃舞有的只是喜庆欢乐的气氛,没有其他祭祀活动中阴沉森冷的感觉。
滚龙连厢:连厢又名连香(湘)或霸王鞭,是流传在湘西、黔东北、川渝地区等地的传统民间舞蹈。传统的连厢舞蹈,基本的动作有雪花盖顶、古树盘根、黄龙缠腰、美女梳头、犀牛望月、腰膝盖花等。表演时边唱边舞,多为双人对舞或多人群舞。唱词多为道贺祝福、恭维奉承、生活时事等方面内容。有时在段与段之间加入鼓乐伴奏,一人领唱,众人附和,热闹欢快。而“滚龙连连厢”却是巧妙地把歌、舞、乐揉合一体,参进民间杂耍和南剧部分武功精华,以一步三点头、太公钓鱼、夫妻观灯、双龙抱柱、鹤鹰展翅、卧龙翻滚等六个高难度动作为基础的新舞种。表演时,舞者一手手持连厢,一手拿两片大竹块制成的快板,翻滚腾跃,集舞、乐、唱于一体,令人眼花缭乱。连厢唱、打、跳、滚等动作融为一体,活络健身,深得当地人的喜爱。
猴儿鼓:我州宣恩县一带,广为流传着一种苗族民间舞蹈——猴儿鼓。在湖北省唯一保留苗族语言和习俗保持较为完整的苗寨——小茅坡营所在地的宣恩县,人们习惯称之为猴儿鼓,亦称苗鼓。猴儿鼓可单人表演、亦可双人或多人表演。苗族人常选择在庭院前的大树下挂一面直径1米的特制大鼓,一人扮猴子拿一对小鼓敲击鼓边,另一人则拿一对大鼓槌打击鼓面,二人相互配合边击鼓边绕鼓而舞,其余的人,随鼓点节奏的变化群体而舞,动作轻快、敏捷、活泼,又有滑稽、幽默之趣,深受观众喜爱。
草把龙:草把龙由民间艺人在腊月编织,主要材料是干稻草,以及竹子篾条、树木棍子、麻线绳子。龙身有七节、九节、十一节、十三节、十五节多种规格。每节龙身之间用竹棒穿扎、篾条相连,龙身和龙头、龙尾下都做一根木棍手柄,用篾条缠绕、麻绳捆紧。龙身中有用竹子篾条编织的“竹船”,内置火盆,里面生有炭火。草把龙的数量根据寨子大小、人家多少来决定,寨子大、人家多,编扎的草把龙一般在三条以上,寨子小、人家少,一条草把龙足够。
社节/社饭:“过社”,是土家人最重要和最隆重的农事祭日,“社节”,在农耕时代,人们对土地十分崇拜,每年都举行祭祀土地神(即社神,掌土地与农耕之事。)的活动。而“过社”,是土家人最重要和最隆重的农事祭日,“社节”,在农耕时代,人们对土地十分崇拜,每年都举行祭祀土地神(即社神,掌土地与农耕之事。)的活动。而“社”就是土地之神。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就是“社日”,民间俗称“土地公公生日”。戊日属土,土是人们的衣食之本,为了尊敬社神,农家素有男禁锄犁,女停针线的“戊不动土”之俗。社”就是土地之神。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就是“社日”,民间俗称“土地公公生日”。戊日属土,土是人们的衣食之本,为了尊敬社神,农家素有男禁锄犁,女停针线的“戊不动土”之俗。
“社饭”,被评为恩施州十大名吃,即采摘野生香蒿,经切碎、搓揉去苦水、再用清水浸泡挤干成社菜,社菜与浸泡好的糯米、粘米再加腊肉丁、豆干丁、野葱、大蒜、食盐拌合蒸熟成社饭,请亲朋好友聚会品食,并相互馈赠,此俗源自古人社祭,社饭原是敬祀土地神的饭,现演变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习俗。随着时代进步,社饭的制作越做越精,成为土家人的美味佳肴。
肉连响:“肉连响”是指湖北省利川市土生土长的、以独特的肢体表演为主要形式的少数民族地方舞蹈品种,流行在该市的都亭、柏杨、汪营一带,舞蹈主要以手掌击额、肩、脸、臂、肘、腰、腿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而得名。
“肉连响”以往曾称“肉莲湘”,动作与民间传统舞蹈“打莲湘”相仿。因舞蹈以其肉体碰击发出响声为其突出特色,乡民习惯称之为“肉连响”。“肉连响”舞蹈动作诙谐、明快,深受群众欢迎,但因表演难度大,动作要求高而使习艺者不多。
年6月7日,湖北省利川市申报的“肉连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家背鼓:土家背鼓脱胎于“建始丝弦锣鼓”和春节玩灯时的“花锣鼓”。从事锣鼓乐的学习,尤其是在打“丝弦锣鼓”和玩灯的花锣鼓时,经常要从替师傅背鼓开始。一般玩灯都选在夜间,由于山路崎岖、陡峭,在行进中时总有一人给打鼓的师傅背鼓。背鼓者将鼓绑在形似背架的木椅上,走在前面,打鼓的师傅在后面,边走边敲。鼓声点点忽而缓如滴水,忽而重似响炮,忽而轻似拨弦,忽而隆隆如钟,背鼓者也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形态和姿势。长此以往,民间背鼓与土家人的“板凳龙”、“椅子狮”一样逐渐成为土家人喜欢的舞蹈品种,对于生长在大山里的土家人,有一种别样的情结。所有这些给民族民间艺术者们提供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和无穷的创作冲动。就这样,土家背鼓的雏形逐渐形成了。
土家撒叶儿嗬(跳丧):撒尔嗬又名“跳丧”,是恩施州土家族的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舞蹈。早在隋唐时期,土家族先民就有“父母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的习俗。这种习俗经过不断传承,逐步演变为跳丧舞。
当地老人逝世后,附近乡亲皆来跳丧,悼念死者,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有“人死众人葬,一打丧鼓二帮忙”、“惨而不悲、伤而不痛”之说。土家族丧事喜办的习俗,体现了团结的民族精神和豁达先进的生死态度。
跳丧舞因地域差异有所不同。以巴东县为代表的跳丧舞,两人或四人对舞于灵前,由掌鼓者指挥和领唱,舞者闻声起舞,围观者跟着合唱。舞蹈动作有“四大步”、“滚身子”、“叶儿嗬”、“燕儿衔泥”等20多个类型。舞者大八字步蹬着,双膝不断上下颤动,胯部左右摇摆,粗犷而豪放,流畅而柔缓,极富表现力和观赏性,不失为土家族的艺术珍品。如今,跳丧舞已逐步从丧葬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颇具观赏性的土家族群众性舞蹈。
巴东峡江纤夫号子:又称“峡江船工号子”,是中国水系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巴东峡江纤夫号子分为长江纤夫号子和神农溪纤夫号子两种。长江纤夫号子主要分布在长江边域溪、信陵镇、东壤口、西壤口、官渡口、楠木园等地,这些地区因山高水急,河面狭窄,滩头礁石分布多,纤夫号子同样也表现出这种高亢铿锵,急促有力,节奏紧凑的特点。其水流越急,号子便喊得越急,号子声越让人紧张。其声若万舸齐进,力透云宵。
神农溪纤夫号子,则主要流传于溪丘湾、平阳坝、罗平、沿渡河等神农溪流域。神农溪滩多水浅,有的地方水深不足半米,如行旱船。上滩需两船的纤夫合力拉一船;下滩顺水过浅滩,纤夫也要下水推船或抬船过滩;中水则要纤夫倒拉纤以防触礁。纤夫逆水行舟时,夏天赤身裸体,冷天只穿上衣。纤夫们沿着河岸躬腰登腿,拼力拉纤,一起群和,群呼谷应。更为有趣的是,纤夫的号子偶尔也会引来两岸的猴群,人声与猴声相互应答,人与自然和谐浪漫。神农溪纤夫号子声腔高亢嘹亮,节奏舒缓,旋律优美,具有浓郁的山地民歌风格,其中也不乏浪漫多情、乐观向上的生活观。
巴东皮影:流行于巴东长江以北官渡口、溪丘湾、坪阳坝、沿渡河一带的巴东皮影戏,演出班子由四人组成,两人举影子,一人操琴(自制的二胡,比正规厂家生产的二胡声音尖细一些,有些类似板胡的发音),一人兼奏多种击乐。唱腔为堂戏的“小筒子”(皮黄声腔),曲牌有“一字,二流,倒板,迴龙”等,唱词多为七字、十字句式。“影子”多用牛皮制作,由皮影艺人手工刻制而成,生旦净丑,神形兼备。
巴东堂戏:巴东堂戏是全国种地方戏剧品种之一,在巴东江北溪丘湾、沿渡河等乡镇广为流传,成为当地最受群众欢迎的文艺节目。堂戏分布于长江三峡连片地带的巴东、建始一带。堂戏历史悠久,究其渊源,传说种种。据巴东堂戏艺人证实,堂戏始于明未清初(约二百年前),流行于巴东县长江以北的神农溪流域。其本源是巴东民间歌舞“花鼓子”。初始称之为花鼓戏。由饰扮的一男一女于堂屋大方桌上,绕四角踩碎步(三步半)而舞,唱“花鼓调”,后转向地面稿荐稻草或竹篾编的垫子,又称“稿荐戏”,因平时多在堂屋内表演,故又称“堂戏”。
“堂戏”表演特点是碎步踩踏。后搬上“舞台”随灯班演出,得名“灯杂戏”。后来吸收了梁山“胖筒筒”,湖南“南调”及川、汉剧表演程式脱离“灯班”单独活动。“堂戏”的声腔由大、小筒子腔及少量杂腔、小调构成,以巴东江北方言行腔和道白。有独特的表演程式,其语音声调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唱词韵辙为十三个半(其半韵为“儿”韵)。传统戏班7-9人,戏班有戏箱一口,内装服装,乐器及小道具。新中国成立前夕,巴东江北一带有业余戏班14个,演员百余人。
女儿会:源远流长的“女儿会”是恩施土家人的民族盛会,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二日,最初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州性的民族节日。
被誉为“土家情人节”的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传递着土家人真、善、美的脉博与灵魂。是恩施土家族人自发形成的以赶集为借口、以对歌为形式、以情爱为目的的自主择偶方式。如果两情相悦,就牵手到树林里、小溪旁、山坡上去幽会,乃至定下终身。
清朝雍正13年(公元年),朝廷对恩施实行“改土归流”,“女儿会”被禁止。辛亥革命后,女儿会又盛行起来,20世纪80年代后,“女儿会”成为恩施旅游的一名片。
舍日巴-雷淑敏03:50来自玩味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