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氏源流之议一

我完全同意干忠的观点!什么都要辩证地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局部;既有宏观又有微观,有形与无形的都要全方位思考。一句话,要对历史负责!

——廖文伦.04.02.12∶04

廖爽、廖融、廖凝、廖刚、廖庄公的源流之议

——读新余廖文斌老师《廖氏源流(初探)》、《江西新余始祖廖凝……》之议

文斌老师,早上好!

1.您以上两文之述,从新余廖氏谱本身而言,肯定没有对错之分!但关于廖爽公、廖凝公的祖源等记载,与宁都廖氏谱相对照,就有较大的差别了!

2.关于廖爽公、廖融公、廖凝公、廖刚公、廖庄公等历史名人的祖源情况,新余、峡江、新干的廖氏谱,与江西宁都廖氏谱、福建顺昌廖氏刚公谱、江西吉水廖氏庄公谱的记载,差别就比较大了。

以上情况,容待余慢慢来细说!

新余,古称:新喻;新干县长排村,古称:新淦县长簰村。

廖幹忠语04.01.12∶19

文斌老师,下午好!

您拍发的上述三张影印件,本身而言不会有问题!关键在于编撰时收录的资料真实与否!

据余了解,前几年编撰的吉安市《青原区志》其採集的一些历史资料,就与历史事实有较大出入。若干年后,以讹传讹,恐怕就说不清楚了!当然,多数人还是会相信官方的文献。

廖幹忠语04.01.16∶06

关于廖爽、廖融、廖凝公的情况

廖幹忠:

前几年,我与宁都的一位宗长通过电话,当时对方说“廖凝在公元年的时候还健在!”我说“他不可能还生在世,他的七世孙廖询年降生了(询公墓志铭实物拓片出土可证),你们这边的记载可能有误。要不,是不是有两个廖凝?”

廖凝年少时在南岳衡山,后从政晚年徙定居新余县北的璜缑岭,卒葬岭下,同治新喻县志沿袭下来有记载。前几年发现湖南多县市、湖北也有县市等地的廖氏,皆称廖凝的后裔,对廖凝的名讳、任职生平大致相同,但廖凝儿子的名字对不上,他们那里记的是双名字,新余记的是单名字,后面的也对不上。当时在网上宗亲们谈了一些看法,武汉廖振华先生(湖南省常宁籍人)查阅了不少历史资料后说,“廖凝最后是徙居新余是正确的,其他地方是嫁接的世系。”

廖文斌老师语04.01.16∶43

文斌老师,下午好!

各地的史志及谱记,从字面上看,都不会有问题!

新余的廖凝公,与宁都的廖凝公,是不是同一人?余不敢肯定,但从两地反映的其生平情况又好像是同一个人。那么久的历史人物,几经传载,存在不同的解读,也是无可厚非的。

宁都廖氏谱传,廖凝公为祟德公之后裔,即“光禄……銮公”系。

廖爽公不是祟德公系。廖爽公是宁都人,宁都县志有记。最近研究表明,祟德公与廖爽公为旁系宗亲,祖上可追溯到(71世)钦公。(79世)祟德公为(72世)诚希公之后裔。廖爽公(?世),极有可能是(72世)诚达公或诚忠公之后,住虔化县钧州(今宁都竹笮乡)。

据了解,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乙未,琳瑄公组织编纂《虔化廖氏族谱》,共三十二册,记载了自始祖叔安公起,至八十四世文一公等历朝历代的先祖。其中就包含有廖爽公世系源流。当时的虔化廖氏有三大支,来源于(71世)钦公。钦公,封袭大总管;原配韩氏,生子四:守信、守义、守崇、守诚;继娶赵氏,生子四:诚达、诚碧、诚忠、诚希。

第一支:守诚及以下至廖浚随迁南康郡(今宁都县钦贤乡莲塘上)居住。

第二支:自长子(诚达)、三子(诚忠)及以下子孙,在松阳县收拾二十四户,亦随诚达迁徙到虔化县钧州(今宁都县竹笮乡新街村)居住。

第三支:诚希公的后裔崇德公,唐贞观十四年(公元)庚子由科举明经(相当于进士)登第,官授虔化县令,十八年()甲辰莅政任满,仕庶挽留,遂回浙江松阳携带本家子侄迁居虔化(今之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

至第89世廖融公重修《虔化廖氏族谱》时,只收入崇德公世系源流资料。而72世守诚公、诚达公、诚忠公的世系传衍情况没有再记载。

廖爽公生平简介,宁都县志略有记载,其它不详,现在也无从考证。

廖融公,廖凝公的情况除宁都廖氏族谱有记载,宁都县志也有记载。宁都县现尚有廖融公、廖凝公的后裔居住。至于廖融公后来隐居湖南衡山及廖凝公在外为官等繁衍后代的情况,宁都廖氏族谱和宁都县志的记载就不是很详细了。

自廖融公那个时代起,宁都大概只居住崇德公的后人,其他两支的廖氏后人,或是归化崇德公世系,或是迁走,等!后来者已无从考证,只知廖爽公这个名人及传说(记)而已。

廖幹忠语04.01.17∶33

我这几年所找的资料是:廖爽是在公元年从韶关到长沙投马殷的。廖匡齐是在年12月平息溪州刺使彭士愁叛乱中战死的。廖融(元素)是在年卒的。这些内容在新五代史,宋史文艺志中有,还有宁都卢氏资料中也谈到廖爽。所说匡齐儿子是廖爽,其是乱揍的。廖凝是廖融的弟,年前在世还有可能。

宁都廖氏崇德公祠运堪会长语4.03.17∶42

关于廖爽公的情况

从余目前掌握的情况看,

一是,宁都廖氏史料,有提到廖爽公的祖源;

二是,各地公布的族谱或是史料,大都是说廖爽公的生平及后裔世系,几乎没有那家提到廖爽公以上的祖源情况。

文斌老师撰《廖氏源流(初探)》,列廖爽公为89世,为宁都(88世)克敬公之子。

宁都廖氏族谱载:第88世,克敬公,配刘氏,生二子:融、凝。

请问:文斌老师,(88世)克敬公生(89世)爽公,是新余《廖氏族谱》本来的记载?还是贵族的最新研究成果?

文斌老师《廖氏源流(初探)》:89世爽公,字可挹,号西楼,先祖南阳(汝南)人,原籍江西虔化,唐进士,昭宗时知虔州,功授韶州刺史,被岭南割据攻击,举家族丁兵数千投奔长沙马楚,楚王马殷欲拒,谋臣谏言厚用,初表永州刺史,献策功高,衡州太守、拜丞相、南阳郡开国候,袭封衡山衣食地,封衡山郡王,卒葬衡山县白马峰下。著诗集传世。生十子:图、凝、齐、晏、定、辅、荣、佐、铭、泰。匡图:学识渊博,善于文辞,马楚天策府十八学士之首,生子融、邈;匡齐:马楚著名将军,战死沙场,生子偃。

新干县“十八廖”族谱,对廖爽公的生子情况,有不同的记载:爽公生图、先、齐。图公生偃、僖。僖公生辉、耀。耀公生崇、徽、五郎。徽公生昌文、昌武。昌武公生献。献公生盛、满。盛公生强、思、获、刚。思公生教,教公为新干长排基祖,生于宋绍兴己未年(公元年)十二月初五日。刚公生迟、迟、过、遂、蘧。教公生忠、志。

需要说明的有四点:

1.新干谱、新余谱,两谱所载爽公的“子嗣”情况,显然是不一致的!

2.新干长排廖教公系,除新干县有“十八廖”村,还下传吉水县东溪村,再传安福县深溪村等地。

东溪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改革“三驾马车”之一的廖季立公之故乡;深溪村,是共和国开国少将廖明的故乡。

东溪村廖氏族谱载:教公生子二:忠、谦。谦公,初任吉阳令,继授吉州刺史,举家从长排迁至吉州。谦公任吉州刺史,勤政爱民,政绩显着,深得百姓爱戴。邑人建生祠于州治西方祀之,遂为一方之福神。后任满准备离去,众拦住他的坐骑,跪地叩头,表示愿意生死相从。谦公见此情景,不忍舍去,急忙下马扶起众人,返回原处,在州治之背筑室小住。后谦公复赴吉水勘察,见水西东溪山环水绕,山川秀丽,且地域广阔,遂择于东溪青云之左高家园置庄定居。

遗憾的是:①新干长排廖氏族谱记载,“教公生子二:忠、志。”而志公后裔在长排繁衍并没有下传吉水东溪的记录。②吉水东溪村廖氏族谱载,“教公生子二:忠、谦。谦公,初任吉阳令,继授吉州刺史,举家从长排迁至吉州。”也没有新干长排谱提到的“志公”的记录。③新干长排廖氏族谱与吉水东溪村廖氏族,至今无法对接。什么原因?已无从考证。

3.新干”十八廖”族谱提到,爽公八世孙刚,为宋朝工部尚书。这样的记载,又和福建龙池系廖氏牵扯到一起了。据闻:因为这个记载,龙池功璋宗贤编纂“中华龙池系廖氏族谱”时,也把这一支子孙收入为龙池系廖氏。

据闻,归据闻!余没有拜读到龙池功璋宗贤编纂的“中华龙池系廖氏族谱”,故不妄议!这里只是带过而已,如有冒犯,还请包涵!

4.新干十八廖族谱载:新干长排廖氏始祖教公,由湖南迁入江西新干长排村开基。据了解,目前新干“十八廖”族人,也还没有和湖南方面对接上。

廖幹忠语04.01.18∶45

关于廖刚公的情况

《中国廖氏通史》第三章“典型世系篇”页载:(二)康房4世延康(吉王府司马),子一:镇(字铁坠,吉王府司马)。5世镇,子四:再永、再顺、再生、再兴(宁永吉)。6世再永,子一:脱;再顺,子一:澄(号淡斋,梁开平二年进士,累官大理评事);再兴,子二:仲镐、仲鲁。7世仲镐,子一:范。8世范,子五:亮、丙、美、旻、点。9世点,子二:则、种。10世则,子二:隐(字逸友,天圣八年卒)、冕。11世隐,子二:丕、极。12世丕(字显承,生于雍熙三年,以孙刚贵赠少师),生子一:慎修(奉议大夫,天圣元年生。以子刚贵赠少师)。13世慎修,子三:世隆、世泰、世芳(刚)。14世隆,子二:珎琏、珎旺;世泰,子一:天觉(字仲先,绍圣丁丑进士,历官朝请大夫。公之后有孙名斝,徙居福州府侯官县登俊坊);世芳(刚,字用中,又字仁庵,号高峰),子四:迟(知均州,今江西高安县)、过(知梧州,今广西苍梧县)、遂(知化州,今广东化州县)、蘧(字伯宪,号梦仙,绍兴戊午进士,累官至吏部尚书)。

其先世为:一世前公,二世泰公,三世公智公。再往上追溯,则到了三国时期的廖立公(字公渊,长沙巴郡太守)。

从以上世系得知:廖刚公为龙池系廖氏第14世孙。

综述:①江西新干“十八廖”族谱和福建龙池系廖氏族谱,有关廖刚公的世系记载,余会倾向认同后者。②福建龙池系廖氏族谱载:“世芳(刚),字用中,又字仁庵,号高峰,子四:迟过遂蘧。长迟,知均州,今江西高安县。”对此,余不排除有迟公后裔在高安及周边地区繁衍生息的可能。③至于他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牵连关系,余现在手头无资料加以考证。④当然也不排除(因历史的局限)有讹传讹的结果。

廖幹忠语04.01.20∶01

关于廖庄公的情况

廖庄公,明朝成化年间,刑部左侍郎,殁后追封刑部尚书。

峡江廖氏族谱资料记载,廖凝公的源流世系及吉水渔梁廖庄公的祖源情况:

1.廖氏历代同源图:1世伯飂—5世桓—6世广—7世平……—17世亮18世遂—19世庆—37世昌—38世世荣—39世璜—40世德星—41世飞鹏—42世光祖—43世服—44世宏—45世元弼—46世安—47世开成—48世时中—49世濂—50世炫—51世凤义—52世麟—53世宁—54世淳——55世武扬—56世爽—57世镇—58世洪—59世珂—60世应宗—61世英—62世湛—63世格—64世会—65世皞—66世扶—67世仲举—68世元—69世宇—70世立—71世化—72世文—73世良—74世杰—75世达—76世景—77世熹—78世玺—79世慧—80世冲—81世*—82世彬民—83世爽—84世民先—85世泰—86世匡—87世元丰—88世膺—89世寿—90世靖—91世恩成—92世禹时—93世秉中—94世珍—95世显—96世光图—97世凝。

2.九十七世廖凝公,字熙绩,行六,号南岳先生,唐僖宗中和二年壬寅(公元年)四月初八寅生,宋太祖乾德二年甲子(公元年)十月十九日亥殁,享年八十三岁。与夫人卢氏魏氏仝葬新余崇敖乡崇信里璜头岭。(唐时属岭南道,即今广东连平县),善讽吟有学行,十岁咏白诗,人咸敬异,后与兄廖融同隐湖南衡山南岳三年。仕南唐间,授彭泽令,迁连州刺史,唐乱,弃官不仕,归隐嵩山,採地于新余璜头岭之原。娶卢、魏二氏,生三子:廖康早逝、廖应、廖庸。

3.九十八世应公、庸公,以流随水言之,分上下院派,应公为下院派,庸公为上院派,两院子孙蕃衍昌盛,断自南岳以下,凡十有四世,分十一派,若嵩山、罗湖、莲花、魁步数世之间。

——廖应公,由嵩山分罗湖、莲花。现居住在汀溪、潭溪、凌溪、湘乡、娄底、嵩阳、长宣、万全、漕坑等村廖氏属下院派。

——廖庸公,由嵩山分绵山,绵山分社园,现居住在峡江县仁和、砚溪、戈坪、桐林、水边、金坪、福民等地廖氏属上院派。传至世孙廖惟声,行四郎,官大理寺丞,生唐开元庚辰年,殁建中乙酉年,葬唐州桐柏山,娶胡氏,生四子:思撤、克顺、克让、克敏。世思撤公幼子廖德义,于宋治平四年(公元年),由嵩山徙居长排土库门首桂花树下,是年克让公的儿子思忠、思明也徙居于此,三公实为“排溪”始祖。相兴各祖,其祖而分房别派,散处四邑,共计23门,均系凝公嫡派。越传世廷杰公、世绍祖公、清杰公、俊杰公、安显公编列五派。即:廷杰派、绍祖派、清杰派、俊杰派,安显派。五派支分世系:廖廷杰,生三子:六益、六德、六行,支分坊牌为分房始祖,坊牌即为廷杰公派;廖绍祖,生六子:坤、仲仪、颜高、德安、孟芳、季芳。五子无传,长子坤支分土库、田螺、狮门、新屋、桥头、乌骥、塘边、店内、孙坊、何林;次子仲仪公支分塾源口;三子颜高公支分老屋、对门、腰湖、横峰;四子德安公支分鹏溪;幼子季芳公支分吉水鱼梁;悉为“绍祖公派”。

又“砚溪镇鹏溪村廖姓”载:廖溪隐、廖渭隐兄弟,于宋庆元间由新干长排徒居舍园,斯时原名双溪,因改造时,适有鸟若鹏,搏风而至,更名鹏溪,为鹏溪基祖,鹏溪支。后廖渭隐由鹏溪分居吉水县渔梁村。”

4.峡江廖氏资料载:“廖莊,(生卒不详),仁和官田土库人。明宣德(公元)登林震榜。”及“《长排建修通津桥记》:……,余与长排之廖同宗,名庄、字安止,祖籍鹏溪,迁居吉水,今南京刑部侍郎、素乐道人善,故喜为之记。明成化元年乙酉洪岁十二月(年)赐进士出身南京刑部侍郎崇愚弟庄谨题”

从以上峡江史料来看,很显然告诉后世:吉水县人,明朝刑部尚书廖庄公的祖源,来自峡江县廖氏“绍祖公派”。

再看吉水县渔梁村廖氏族谱记载的(廖庄公写的)谱序来看,其自述的祖源,显然有别于峡江廖氏史料。廖庄公写的这篇谱序,被历史上的《西江志》收录。

[链接]廖庄撰--渔梁廖氏族谱序,载《西江志》。

其中,廖庄公对自己的祖源,有一段明显的叙述:“南宋时,木栅之裔,曰:‘盈’,徙居渔梁,是为渔梁初祖。木栅以上至子璋世系,明者,以有老山谱也;木栅以下至于渔梁谱,遭兵焚,故世系莫详焉;惟盈以下详其世系者,有渔梁之代图。”

而老山谱所载廖氏世系,在《中国廖氏通史》第三章“典型世系篇”中有记载:吉水鱼梁廖氏源流为:崇德、兰芝、光尧、德隐、友福、昌信、信房、元季、邦锡(老山村廖氏开基祖),

邦锡公生良器、良才、良升、良位;良器迁居本邑木栅,良才原居老山,良升迁徙新干县长排,良位反居芳草。

良才公生会诚、会昌、会武、会云、会明、会龙、会高。会昌公生道志、道南、道吉、道挥、道进;道南公生盈。

廖幹忠语04.01.21∶04

通过对峡江县廖氏凝公系史料和吉水县庄公系史料的比较、分析,大致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看法。

1.吉水县渔梁廖庄公的祖源,来自吉水县老山,而老山廖氏的祖源,来自宁都,即宁都名祖昌信公之后裔。

2.老山廖氏肇基祖邦锡公的第三个儿子良昇公,由老山迁徙新干县长排;而峡江县廖氏凝公系史料,也资证与吉水渔梁廖氏及廖庄公有关联,这说明两者之间确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可能是空穴来风。

——新干县长排村,现在还居住一支廖氏“凝公”后裔,余编撰《中国廖氏通史(吉安篇》时,曾两次拜访过该族。第一次,该族有接待,可惜当时没有作笔录。第二次,不肯接待,推托去找相邻的士库村了解情况。

——土库村,即峡江县仁和镇土库村廖姓。由先祖廖士元公,于明嘉靖年间从新干县长排迁峽江土库立基。

土库村廖氏,为峡江廖氏凝系“绍祖派”,为廖绍祖公长子坤公的后裔,

土库村,为原“二炮”部队(今火箭军)后勤部部长廖炳生少将的家乡。

——万安县廖氏“嘉会堂”宗亲,是新干县长排村廖良升公的后裔。

良升公,配德氏,合塟长排老居后龙艮山坤向,生字二:盛德、耆杰;盛德,配某氏,生子一:西窓。耆杰,配刘氏,合塟长排与父同坟,生子三:仁华、仁立、仁达。

西窓,学易,屡试不第,游学五云,亦居竹山,为城北派初祖。

仁华,号显宗,由新淦县长排徙五云城北漏湖坪,配许氏,俱生宋绍兴(公元至年)时,夫妇殁无考,同塟城北漏湖坪,至绍定庚寅(公元)年迁二十八都地名曾仚狮形巳亥向,生子三:官富、官贵、官爵。

由吉水老山迁徙新干长排的廖良升公,万安县史料称廖良栋公。

据万安县廖氏嘉会堂族谱载,明大理寺少卿、宗人名庄,于天顺四年()鸿岁庚申,为其族修谱作《原叙》。

综上分析,吉水老山、新干长排、峡江土库、万安城北等几个地方的廖姓,据史料记载,确实有祖源关系的牵联,只是时间久远,难以具体考证了。

廖幹忠语04.02.10∶30

综述

研究廖氏祖源,不能单凭某一篇谱序、或某一处的史志、或某一村的族谱、或某一家世系、或某一段行辈来推断,或下结论。

历史上的“闭门造车”,信息不交流;姓与姓之间,族与族之间,村与村之间,出身、金钱、人丁、文化、权势、环境的不对称;诸多虚荣、虚假、以讹传讹的现象,充斥在历史的谱书之中。百家姓氏,无一家例外!

今人研究族史、编纂《谱书》的目的是什么?决定了所编《谱书》的观点与方向!

余还是那句老话:不论那家的谱书,表面上仅就文字(本身)而言,是不会有(大)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编纂时收录的资料其真实与否!如果收入的资料是真实的,那么编出来的谱书,就一定是真实的!如果收入的资料是不真实的,就是请专家来编写,其结果也还是假的!

现在很多人,热衷于谈谱、论谱,或吹毛求疵,钻出角尖者有之;或喜大好功,一统天下(通谱)者也有之,……但又有几家,真正搞清了祖源呢?又有几家的谱,真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呢?

《曾氏通谱》,一百多年来,令人仰止!在余看来,也不过是“外行看热闹”而已!

廖幹忠语04.02.11∶30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