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足癣的最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yxw/210410/8833710.html
龙潭古镇地处酉阳县城东部,古镇街道北起振武门,南到梭子桥,全长约2.6公里。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是土家族、苗族的聚居地。自宋及清余年的“蛮不出洞,汉不入境”土司统治政策,造就了龙潭这一千年古镇独有的建筑艺术,比如万寿宫、王家大院等。还有神奇的民族文化,比如鸭子龙、脱节老龙、汉戏、茶馆评书、摆手舞、土家山歌等。此外,古镇居民土制的辣茶、汽汽糕、社饭等传统美食文化也独具魅力。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便是这鸭子龙。在龙潭古镇巴罗寨,每逢过节或有重大喜事时,寨里的男女老幼都爱组织鸭子龙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保佑巴罗寨老老少少消灾得福,家家户户生活美满幸福。
鸭子龙活动始于汉朝,经唐、宋时期发展,在明、清时期已达到巅峰,在龙潭镇范围内活动。鸭子龙是龙族中的佼佼者,其造型奇特,绚丽多姿,头部是扁形的鸭子头,特别重,一般有40至60公斤,口内含宝。因此,舞鸭子龙头很费力,速度很慢,一般要准备三四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替换着舞。龙身有9至11栋矩形竹篼相连,龙尾是鱼尾形。整条鸭子龙长35余米、高3米,龙头、龙身、龙尾都是用若干竹篾制成的竹圈连接而成,全身用彩色鳞片装饰,一条五颜六色的鸭子龙在璀璨灯火照耀下,舞起来耀眼夺目,煞是好看。
鸭子龙出灯是在正月初七日晚上。一般过了大年三十,鸭子龙戏班子便开始加班加点赶制鸭子龙灯。出灯时,在一个宽敞的坝子上进行开光出灯仪式,意思是把鸭子龙神请出神堂。仪式即在鸭子龙头前准备一张大方桌,桌下盛一盆水,桌上摆放香、纸、烛,另备雄鸡一只,主持人先点燃香、纸、烛,然后手提雄鸡,把龙宝、龙头、龙身、龙尾点上鸡血,然后才正式出灯。
鸭子龙出灯后要由不少于40人组成的活动班子逐村挨户地玩“鸭子龙”灯,前面由“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两面牌灯在前面做招牌,两面战锣开道,鸭子龙在人们的簇拥下头嘴大张,闪闪发光的龙珠含在口中,大大的“王”字镶嵌在龙头,一双龙眼炯炯有神,龙背上8面用绣球和八封图点缀的令旗迎风招展,龙身上披甲戴鳞,鳞片上印着大花,好不威武。
出行队伍浩浩荡荡,两面铜锣、两支长号开道,很远就能听到。玩的时候,它不像其他龙灯那样翻滚,而是模仿古代仕女那优雅的礼节——龙头只能左右摇摆,上下抖动,打招呼,这叫做“鸭子打拜拜”。大家一路风风火火,在围观群众的簇拥下,场面尤为壮观。
鸭子龙既然有出灯,就必然有收灯,一般是在正月十五举行仪式,地点选在河滩上。收灯仪式由巴罗寨鸭子龙头人来主持,先点燃香、烛,再烧纸钱,放鞭炮,“火化”鸭子龙。周边群众自发来“送龙归海”,场面也颇为壮观。
说起鸭子龙的来源,还有这么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巴罗寨大多是田姓,以经商为生,他们把当地的桐、茶、漆等土特产通过水路运往湖广等地出售,再运回日用百货。在巴罗寨鸭子山下的鸭子洞里住着一只雌鸭,修炼多年成了“鸭子神龙”,主管龙潭河的吉凶祸福。一次“鸭子神龙”托梦给巴罗寨的族长:“子时要猛涨洪水,快转移到山湾里去吧!”已准备出发的族长带领族人遵照“鸭子神龙”的嘱咐转移了。是夜子时,果然雷电交加、暴风骤雨、洪水猛涨,但山湾里的船、货物却安然无恙,巴罗寨人因此躲过大劫。
为了纪念“鸭子神龙”的庇护,族人们仿照鸭子的模样,扎了鸭头龙身的鸭子龙灯,每逢过年时,全族人便舞着鸭子龙灯纪念“鸭子神龙”,鸭子龙这一龙灯就这样一直流传了下来。
来源:家乡酉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