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酉阳司法局互联网社区矫正实现治

-06-:34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高敏

近年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司法局积极打造“互联网+社区矫正+人性化协调帮扶”的监管矫治新模式,建成集网上管理、定位监控、在线教育为一体的信息化监控平台,实现现代化精准措施和人性化帮扶双轨道两结合,确保矫正对象彻底改造,顺利回归社会。

带着贫困户一起致富

王洪波,今年41岁,年因犯寻衅滋事罪被酉阳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由于文化低,王洪波在就业时处处碰壁,一度对将来很迷茫。酉阳县龙潭司法所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汇报给县司法局。县司法局领导积极与县人社局劳动就业部门沟通协调,让王洪波参加了种植技术培训。

年初,王洪波筹措了30多万元资金和朋友建起了草莓园,然而一年下来基本上赔光了。司法局、司法所领导一起总结失败原因后,王洪波决定成立专业合作社,走专业化产业发展道路。年底,王洪波又筹措了90多万元,建起了位于龙潭镇渤海村四组的缘合源种植专业合作社。

租土地、买设备、雇工人,几经拼搏,70余亩草莓园、多亩果园、多亩茶园和10多亩蔬菜采摘园初见规模。年,经过政府和司法局协调,合作社还获得了30万元农业扶持专项经费。尝到了走专业化、品牌化的甜头,王洪波又继续建起了“开心农场”。

为了带着困难群众一起致富,王洪波不仅在工钱上给贫困户优惠,还专门建了一个用工备案表册,里面记的是经常到合作社做工的贫困户的名字和联系方式,便于在需要工人时优先找他们。之所以优先聘用贫困户,是因为自己是渤海村人,了解贫困户的情况后,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他们。

年,王洪波的合作社被重庆市农委评定为“农民创业孵化基地”,他本人也被酉阳县电视台和国家农业部被评为“酉阳十大新闻人物’和‘科教兴村杰出带头人”。

在严格管理与“治本”帮扶的十字交叉中,酉阳县司法局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社区矫正发展新路子。近年来,酉阳县一批社区矫正对象纷纷传递着正能量,比如李长军学会按摩手艺开了店;张高文重拾信心,成为当地养殖大户;郑建波种植的无公害蔬菜销往国外;陈旭维开办服装厂,解决了当地30名留守妇女工作。

社区矫正步入“大数据”时代

酉阳县司法局局长冉燕毅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设,我们的硬件支撑得到全面升级实,现市、县、乡(镇)矫正工作网纵横贯通;构筑的‘电子围墙’,全面提升了精准化管理矫正质量;互联网大数据在矫正中得到充分运用,打通了矫正互动的关键一分钟”。

年10月,酉阳县司法局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建成占地0余平方米的矫正帮教管理服务中心,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入矫、解矫、过渡安置、心理矫正、远程指挥等工作,有效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成为社区矫正工作的一线实战平台。

矫正帮教管理服务中心配齐配强了必备的设施设备,社区矫正管理系统、OA系统等全网运行,构建了市、县、乡三级社区矫正监管网络,基本实现数据共享、贯通融合的“大数据”应用。手机定位系统、APP签到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等“技防”与“人防”的高效结合,实现了对社区服刑人员行踪的实时监控与约束,促进了社区矫正度无缝监管。

据统计,系统建成以来,共开展远程执法监督次,其中集中教育学习监督39次;开展工作人员远程系统培训1次,培训人数余人次。

专业化队伍夯实“治本”基础

“互联网大数据和现代化技术防控也不是万能的。”矫正帮教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李永和告诉记者,“在技防完善之前,将持续打造一支专业化人防队伍”。

年5月6日,县司法局针对社区服刑人员较多,人员结构复杂,监管难度大,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的难题,转变管理理念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的限制,通过整合行政资源,建立了相对独立、专业的社区矫正执法大队,形成了社区矫正管理局对矫正执法大队垂直管理的人防体系。这个体系履行着督查巡查、执法检查、教育奖惩等职能,对新入矫服刑人员进行入矫宣告,定期现场检查社区服刑人员的集中教育、技能培训和社区服务的开展情况,创新“”审前调查评估模式,助力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执法大队成立以来,共开展社会调查评估件,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报备案人,收取在册社区服刑人员持有相关出入境证件5本,对全县5年来10多件社区矫正撤销缓刑、收监执行的案例进行了收集整理,编制成册,督促司法所组织在矫人员认真学习;同时,办理居住地变更9件,批准请假20人次,对不遵守相关监管规定的社区服刑人员下达警告处分30人次,撤销缓刑1人,收监执行3人,上网追逃3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7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