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丨实施文旅扶贫系统工程重庆酉阳车田乡

文丨黄永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重要渠道。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把资源变资产,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年,按照重庆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部署和要求,重庆市文旅扶贫集团负责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车田乡的扶贫工作,扶贫工作队于当年9月4日进驻车田乡。三年多来,作为市文旅扶贫集团的牵头单位,市文旅委筹集资金多万元,发挥文旅特色和优势,通过3个规划发动,4个村示范带动,6项文化驱动,3项融合联动,“三变”改革推动,有力助推了车田乡的脱贫攻坚,为车田乡的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3个规划发动,为脱贫攻坚谋划,做好发展规划蓝图

按照国家和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要求,扶贫工作队从县情、乡情和社情出发,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结合文旅委工作特点,推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制定了《车田桃源天龙山旅游度假区规划》、《车田乡脱贫攻坚三年发展规划》和《车田乡集镇风貌改造规划》。

3个规划既立足当下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也着眼贫困村脱贫后立得住、不返贫、可持续、能致富的长远发展问题,还要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游客怎样来、为什么来、来干什么等系列问题。于是,涵盖“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解决、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融合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板块的系统性、协调性、配套性工作全面启动,为车田乡的脱贫装上了“加速器”,让车田乡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如今,车田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仅交通一项,车田乡就建成投用泔溪至车田27公里二级公路、车田至五福12.5公里三级路、乡内27条.5公里“四好农村路”,彻底告别了“晴天灰,雨天泥,出去一趟跑断腿”的日子。

4个村示范带动,为集体经济造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市文旅委每年投入0万元,连续3年筹集万元,在车田乡4个村建设旅游示范点,同时辅以旧危土苗民居改造和人居环境打造,带动全乡民宿发展,既壮大村集体经济,又带动老百姓的脱贫和发展。

车田乡现已建成车田村桐麻台、黄坝村文家院子、小寨村猫头坝、清明村苗营4个“村级旅游示范点”和清明村自驾露营基地,并且引进山东中郝峪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由酉阳旅投集团在猫头坝“lia娲民宿”示范点率先带动示范运营。同时,酉阳投入资金鼓励民宿发展,全乡已有“桃源人家”家(其中贫困户70多户),接待床位0多个,在旅游和后备箱经济的拉动下,有效带动了村民就业、产业发展和农特产品销售,连在重庆沙坪坝开餐馆的清明村村民付小娅夫妻也回到乡里,租房开起了“老村长饭店”。现在,车田乡的人均纯收入由以前的不足元增长到了如今的9元。

6项文化驱动,为旅游产业夯基,促进发展行稳致远

市文旅委发挥工作特色,整合资源优势,对车田乡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传承传播,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厚重的文化支撑,同时还打造了讲述悠久历史故事、可供群众参与互动的文化场所。车田乡形成了保护一座天龙山的宗教文化、挖掘一个lia娲洞的土苗祈福文化、呈现一座土司城的土司历史、建设一个文化中心的服务设施、建立一个苗绣非遗传承的扶贫工坊、原创一首《lia娲她是谁》的原乡歌曲6个文化项目的驱动工程,使车田乡的乡村旅游产业依托其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了立得住、走得远的鲜明特色。

保护一座天龙山。为保护传承天龙山宗教文化,车田乡建设上山6.5米宽的硬化路,使远近闻名的建于明宣德年间的天龙寺再获新生。

挖掘一个lia娲洞。整理lia娲土苗民间文化,通过田野调研,整理出《lia娲洞及其文化溯源》,使车田的民间趋恶扬善的祈福文化更好地传承传播。

呈现一座土司城。筹资万元,对6万平方米的明清土司城遗址进行历史文化资源考古挖掘,调查勘探、解剖清理遗址本体2万平方米,形成《车田乡土司历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与研究》,制定《何土司城遗址本体保护方案》,对平方米的清理范围实施系统的本体保护展陈工作。

建设一个文化中心。为健全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市文旅委筹资.84万元新建乡镇综合文化中心、电影院、文体广场,使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建立一个苗绣工坊。在车田乡建立起“苗绣非遗扶贫工坊”,通过对苗绣非遗技艺的培训,吸纳村民和贫困户学技学艺、就近就业,开发生产非遗旅游产品,实现苗绣非遗在挖掘涵养、传承传播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原创一首原乡歌曲。曲作家深入车田乡采风,创作扶贫旅游歌曲《lia娲她是谁》。歌曲反映了车田历史文化、脱贫攻坚和美好愿景,将在全市脱贫攻坚文艺演出上正式推出。

在乡村文化旅游的带动下,如今的车田乡出现了游客多、车辆多、外来媳妇多、返乡创业多、产业多的“新五多”,不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村民在鼓起腰包的同时,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也促进了户人脱贫,脱贫户占95.69%,脱贫人口占96.67%。

车田乡风光冯驿驭摄

3项融合联动,为产业发展赋能,践行“两山论”,走好“两化路”

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农文旅融合联动,各部门单位合力联动,着力乡村旅游发展,连接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车田乡在4个村分别突出生态康养、田园综合、农林观光、体验互动的差异化发展,奠定了乡居康养、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创意农场、农耕体验为一体,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格局,不仅达到了青山变金山、荒山变银山,还实现了土地献宝藏、绿水成景观,成为了重庆5个全国百强产业强镇之一。

现在的车田乡,既“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还可在车田河两岸步道漫步,在青山之巅看日出日落,更可在亩油茶基地采摘茶泡、品尝茶油,在亩经果林中采摘草莓、桃李、葡萄、猕猴桃和梨子等水果,在亩中药材基地中挑选药材,在亩叶用枸杞基地采摘枸杞芽菜,在科研扶贫基地茶厂品枸杞芽茶,在露营基地享用枸杞叶面条和水饺等。

“三变”改革推动,为三农改革加速,探索“三变三金”模式

在实施文旅扶贫的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中,我们还特别重视改革的推动力,在小寨村猫头坝旅游示范点“lia娲民宿”的运营、清明村叶用枸杞基地的建设中,分别引入国有和民营的市场主体,采取“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方式,通过“市场主体+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不懈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不断深化土地流转租金、村民务工薪金和土地入股分红股金的“三金”模式,不断增强村集体的参与能力,加强与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其脱贫后稳得住、不返贫、可持续,能致富。

迄今,已扶持和引导4家村集体经济组织、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贫困群众建立“租金+薪金+股金”的利益联结机制,全乡15亩土地实现流转,产业覆盖农户户,其中贫困户户,实现就近就业人,其中贫困户人。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已有户人脱贫,脱贫户占95.69%,脱贫人口占96.67%,只有年底的27户93人尚未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4.13%降至年底的1.11%。

过去贫穷闭塞的车田乡有道不尽的伤心事,今天脱贫攻坚的车田乡有说不完的大变化,明天乡村振兴的车田乡将有描绘不尽的美丽画卷。人们来到车田乡,不仅能够体味到久违的乡情和乡愁,还能感受到山乡的巨变,更可见证一个一穷二白的深度贫困乡的脱贫和发展。

(作者系重庆市群众艺术馆人力资源部主任、车田乡驻乡工作队队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6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